人與非人,性相平等
大道虛曠,絕思絕慮
如是之法,汝今已得
更無闕少,與佛何殊
四祖 道信大師
祖師斬釘截鐵的點出『如是之法,汝今已得,更無闕少,與佛何殊』,也就是說,眾生與佛沒有差異,這是已經實現的,不是未來才實現,所以才說『已得』。可是有多少人相信呢?祖師絕對不會說錯,只是多數人不相信,他們認為,佛陀比眾生崇高多了,成佛更是一條遙不可及之路。
這也難怪,展開佛典閱讀,佛典用字遣詞很深奧,不參閱註經之書,則很難讀懂;可是很多註經之書,不免長篇大論,甚至採用文言文解經,並大量運用佛學專業名詞,結果註經之書比佛典之難讀毫不遜色。以一個上班族的角度來看,扣掉上班時間,再扣掉生活必須花的時間,一生頂多能讀透幾部『深奧』的佛經就算不錯了,豈敢妄想成佛呢?
讀萬卷書,但心還是雜念紛紛,靜不下來,那讀萬卷書頂多把自己變成一部活電腦罷了,送到電腦公司出售,一台頂多賣幾萬元,這就沒什麼了不起。若干政客在台上滿口仁義道德,還處處引經據典,私底下則是胡作非為、魚肉鄉民,所以只學習知識不可能讓人進步,一定要把那個雜亂、妄想的心擺平才行。
如果用讀佛典的質量來評估成佛與否,這個方向就錯了。道信大師云:「大道虛曠,絕思絕慮」,要使渾然天成、本自俱足的佛性大展流露,就一定要透過『絕思絕慮』這個程序,簡單的說,就是要把心中紛雜的思緒全部停下來,心靈維持在非常、非常、非常空靈的狀況。凡是能進到空靈狀態之人,自然能體會…法喜、解脫、自在、能力、平安…如同泉源般自然的湧現。
佛是法力無邊,能成就一切心願,能度過一切困厄。可是多數人很難『心想事成』,因此不相信自己與佛無異。事實上,心想事不成,是因為自己同時出現兩個意念,一個是成功的意念,一個是失敗的意念,雖然希望事情成功,可是同時認為可能失敗,甚至習慣性往『最壞的地方打算』,因此自己的力量在互相干擾。
成也自己、敗也自己。佛是自己、魔也是自己。佛無法打敗魔,因為佛和魔都是自己。必須絕思絕慮,始能消滅心魔。若能把負面意念停下來,只剩下正面的意念,生活中永恆相信一切必然非常成功美好,那就只有佛而沒有魔了。
當下的自己,必須概括承受過去千年萬年來自己成功與失敗的意念所產生的所有後果,這種正負力量的糾葛非常複雜,嚴重干擾當下自己『心想事成』的機率,只有等到負面能量全部消耗殆盡,『心想事成』的機率才可達百分之百。正因為自己本來成佛,所以自己發出的負面意念才會有這麼厲害的力量去干擾自己的成功。
當下的自己要突破千萬年來自己所留下來的麻煩,確實不容易,所謂的開悟,就是縱然在這麼多的麻煩中,依然毫不懷疑的確信自己『如是之法,汝今已得,更無闕少,與佛何殊』。
堅信自己本來已成佛的開悟者,必然能華光如烈日普照,要脫離千萬年的麻煩就非常快了。所謂見性起修,就是有了這樣堅固的信心之後,要常保空靈之心,也能忍受自己負面力量的磨難,還要下決心不讓自己的心再發出一點負面的思想。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