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道無難


唯嫌揀擇


但莫憎愛


洞然明白


                      ~三祖 僧璨大師


 


 


    修行者通常會經歷到一種情況,在念佛、坐禪的時候心可以平靜,但是回到生活中,一碰到些事情,心靈的平靜就不見了,變的很煩、很生氣,甚至想逃避這個令人不喜歡的環境。


 


    為什麼在做修行功課的時候可以靜下來,而回到生活中,卻靜不下來呢?僧璨大師說出了箇中之原因:「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原來我們心靈沒有真的放空,我們做功課時祇注意「暫停意念」或「集中意念」,可是對人事物的憎愛尺度仍深植於心,沒有處裡掉,心思不斷進行愛恨揀擇,所以心動盪不安。


 


    抱著憎愛尺度的人,容易對別人嫌東嫌西,要不然就是過度自責,也會對環境挑三揀四。如果憎愛尺度很嚴苛,會演變成一種人格上的毛病,諸如『潔癖』、『挑吃』、『難相處』,他們容不下任何不符自己標準的人事物,這樣的人活的很辛苦,要擁有快樂都難,更談不上心寧的平靜,雖然花許多時間念佛、靜坐,可是進步程度必然緩慢。


   


    修行者想要進步,就必須去除那些憎愛標準,去除的方法可以從『不予置評』這四個字著手練習。如果能養成不予置評的習慣,則心中愛恨揀擇就會停止。不予置評,包含不批評別人,不批評自己,也不批評宇宙的一切,儘可能什麼都不要批評。


 


    『不予置評』著重的是不批評,只要不批評,心就不會妄動,心不妄動,才能有真的空靈。『不予置評』並不是要我們自廢武功,喪失了判斷人事物的智慧,若發現散發負面磁場的人事物,我們仍應儘可能遠離,不必傻傻的接受負面磁場的洗禮,在未證得不退轉的最高境界之前,長期接受負面磁場的洗禮,肯定會把心搞亂,要進步就遲緩了。


 


    如果憎愛尺度未去化,則無論禪定到什麼境地,一遇到境界之考驗,心就開始憎愛揀擇而動盪不安,這樣禪定必然破功,糟糕的不僅是禪定破功,死守憎愛尺度,實亦不符金剛經所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故終究無法契入佛法神髓,難以開悟見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常觀 的頭像
    常觀

    問路

    常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