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無非念自心
自心是佛莫他尋
眼前林樹並池沼
晝夜還能演法音
~明.呆菴普莊
信仰是要使人得到自由,使人得到解脫,可是現況卻不盡如此,有些宗教作風偏差,所以把信徒打入更不自由的狀況,甚至產生若干悲劇,導致社會大眾聞宗教而色變。
常見的偏差作風,諸如:
『將參加宗教活動定為信徒義務』
『以金錢奉獻多寡區分信徒身分』
『介紹新人入教視為重要功績』
『營造神權至高思想,萬萬不可得罪神明』
『建構過度的尊師思想,弟子唯師父之命是從』
『誇大累積功德的若干事項,引誘信徒投入』
『常年不斷的宗教課程,信徒不參加就被視為懶惰』
『隱諱莫測、故弄玄虛,利用信徒求知欲捆住信徒』
上述那些偏差思想,都是在心外求法,在幻象上用功夫。真理是:『人人都俱足圓滿佛性,只要堅信自己的佛性,心能定下來,心能放空,佛性即可大展流露,一念就能化生天、地、海和其中萬物。』
呆菴普莊禪師點出了這個真理,念佛只是一個方法,其目的就是要把自己的佛性念出來,念佛功夫到家自然能定、能空,佛性就能大展流露。真理就是這樣的簡簡單單、明明白白、乾乾淨淨。
佛性就在自己身上,渾然天成俱足圓滿,不必求誰給我們,不用錢來買,不用靠工作來換,我們只管快意生活,呆菴普莊禪師云:「眼前林樹並池沼,晝夜還能演法音」,天下之大,處處盡是人間道場,點點都是佛性妙用,何必困於一方?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