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窮人數都增 所得差11倍
還有一些企業,擔心原物料會繼續狂漲,不得不急著以高價簽約買下原物料期貨。結果忽然原物料價格狂洩千里,其他廠商後來買進原物料價格比你便宜的很多,所以成品比你便宜,你只好價降甚至賠本賣成品,體質差的企業就倒閉了。
這波金融海嘯,背後那些黑手賺翻了,其他人則賠翻了,所得再次經歷重分配,貧富差距再次擴大。賠錢的人有些是基於貪心,也有很多人是真的當作投資,不知道背後有群黑手設計這場金錢遊戲,筆者提醒那些黑手『以別人的痛苦建築自己的成功,有朝一日必然被自己的行為反作用力吞噬』。
筆者多篇文章一再提醒投資人,切莫貪圖短線獲利而殺進殺出,這樣很容易中計變成追高殺低。良性的投資模式是,選擇績優產業長期投資,每年分享企業的分紅配股,只要是好產業、好公司的股票,耐心等幾年,總會輪到大漲的機會。 |
富窮人數都增 所得差11倍 | ||
| ||
| ||
金融海嘯重擊全球經濟,也讓國內經濟貧富M化現象惡化,根據主計處統計,雖然經歷金融風暴,但去年年收入超過250萬元者,還較前年上升8,087人;而收入不到22萬元(每月幾乎只有最低工資)的低所得者,總數則增加逼近155萬人。
收入逾250萬 增8087人 去年9月,投資銀行巨擘雷曼兄弟 (Lehman Brothers)宣布破產,拉開這一波金融海嘯序幕後,原本外界以為,擁有財富資產相對多的有錢人,受傷應該最為慘重,囊袋羞澀的窮人應該相對不受影響;但是根據最新數據顯示,去年年收入超過250萬元以上的高所得者(平均月薪約20萬元),共有58,982人,較前年增加8,087人,增幅超過一成。
收入不到22萬 增10119人 相反地,去年年收入不到22萬元的低所得者(平均月薪略高於基本工資、約18,000元),也從前年約154萬人,增加到去年近155萬人,增加10,119人。兩者所得相差11倍,人數同時增加,台灣經濟M化現象令人憂心。
金融海嘯前後 薪水減4成 金融海嘯讓許多企業重傷,裁員減薪甚至無薪假的風潮讓消費力大降,商業明顯衰退,連帶又影響了領薪水的上班族,形成惡性循環。小芬(化名)是服飾專櫃小姐,原本每個月底薪1.8萬元,業績超過18萬元,超過的部分可以拆帳,每個月薪水平均有3萬左右。但金融海嘯後,服飾店業績驟減六成,每個月幾乎只能領1.8萬元的底薪。
頂端商機仍在 名牌搶進駐 但高收入族雖略為受傷,卻有其他機會扳回利潤。廣達副董事長梁次震投入近90億元,投資Bella Vita購物中心,將在9月底開幕,集合愛馬仕、寶格麗、義大利男裝品牌Ermenegildo Zegna、TOD'S,及頂級珠寶梵克雅寶等品牌,國內金字塔頂端商機仍不受影響。
台大 國發所 教授辛炳隆分析,隨著資本主義與全球化的日漸普及,這種情況會愈來愈嚴重,他認為,政府應該規畫台灣社會未來發展的方向如果覺得社會公義是施政重點,就得費心思設計新制度改變現況。
貧富M化狀況惡化
超過250萬高收入族 民國95年 43,709人 民國96年 50,895人 民國97年 58,892人
不到22萬貧窮族 民國95年 1,536,122人 民國96年 1,538,745人 民國97年 1,548,864人
資料來源/主計處 製表/ 許玉 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