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天白雲(五十八)


 


道脈心法入皇宮,玄奘大師達頂峰


東海小島會仙子,頓悟成佛世間寶


 


    大唐王朝建政之後,紫霞依師父蘇玄朗的指示率領十二高道自鄱陽湖畔遷回茅山道觀。一切果如師父預判,李氏皇帝自稱是老子後代,因此對道家極為推崇,後來皇帝甚至規定「道為先,儒釋居次」,在國家政策的刻意推崇之下,提供了道家成長的沃土。


 


    道家門派林立,但並非每個門派都很爭氣,有些門派急於得到皇帝寵信,遂將道家末流諸如:提煉仙丹、符籙法術、鬼神崇拜等「修行捷徑」推薦給皇帝,經過道士誇張其功效之後,皇帝也樂意走捷徑,畢竟實修要花功夫,哪比得上吞顆仙丹就能成仙。因此大唐皇宮總是難脫「迷信」色彩,致使佛門、儒門對於道家相當鄙視,認為是禍國殃民的迷信。


 


    實際上,道家的精髓乃在於心法,不是只有那些道法,然因為道法較易學習,故學子趨之若鶩,每項道法有其固定之形式,只要肯學必然有所成就。例如符籙之術,每道符令均有其固定畫法,只要依師父指示學習,幾十道令符即可熟練。又例如提煉仙丹,亦有其固定配方,只要依照師父指示即可煉出仙丹。


 


    但要在心法上有所成就,務必自淨其意,尚須放掉一切執著,才可能見其內丹,故有其難度。單單就自淨其意這個功課來說,絕大多數人雜念紛飛,想要三分鐘清淨其心都很難辦到,更遑論長期自淨其意,因此,除非痛下決心收攝己念,否則不可能有成就。遺憾的是,世人多半追逐名利情愛,因有所追逐,故患得患失,內心無法清淨,多數人只能走向末流的修行,尤其鬼神崇拜是最簡易的,他們誤解只要對鬼神十分孝敬,就必蒙賜福、必蒙超生極樂。


 


    蘇玄朗不僅道法高深,更深諳道家解脫心法,在蘇玄朗悉心調教之下,眾弟子出類拔萃者極多,十六高道算是眾弟子中的精英,每位都是集道法、劍術、心法於一身的修行高手,十六高道全部如下:明空、紫霞()、清風、清雲、清智、松紋、松恩、抱池、抱文、天吟()、天珊()、天韻()、天光、天澤、玄英、玄悟。若再於十六高道精選八人,依其道行高深程度,依序為:第一:明空,第二:清風,第三:松紋,第四:抱池,第五:天吟,第六:玄英、第七:清雲,第八:紫霞。


 


    可惜的是,明空、清風、松紋、抱池都已辭世,所幸其餘弟子後來均能認真修行,故能有相當的修行成就,功力不輸明空等四人,足以光大道家解脫心法,十六人的事蹟很多,筆者不擬一一介紹,僅介紹十六高道排名第六的弟子~~玄英於唐代的事蹟。


 


玄英為蘇玄朗所賜之道號並非本名,但玄英為紀念師父,遂以道號行世,玄英俗姓「成」,故全名為「成玄英」,成玄英在心法上頗有心得,對於老子的道德經鑽研極深。唐朝初年道家學者引用道德經第一章「玄之又玄」這句話作為唐初道門研究之統稱,簡稱為「玄學」。


 


成玄英在心法上有實修的經驗,不是只有學術理論,故能淋漓盡致演繹道德經,學子聞成玄英演繹往往能心開意解,極容易開悟,故成玄英逐漸盛名遠播,成為唐朝知名的玄學大師,後來更名震朝廷,被唐太宗召入宮中擔任法師,主持道家典籍的翻譯、註釋及編修,成玄英成為唐代舉足輕重的大師。


 


唐太宗問成玄英何謂「玄之又玄」?成玄英答曰:「世人多半執著於『有』,故在紅塵中迷戀,而修道人好執著於『無』,因此喜歡隱遁避世,但老子認為有、無都是美好的,有、無都是平等的,有、無都不應執著,故老子於有、無這兩個字之外,又提出『玄』這個字,提醒眾人莫偏於有、亦不該偏於無。老子為避免眾人能夠做到不偏於有、不偏於無,卻又跌入玄學研究,故再提出『玄之又玄』這個名詞,提醒眾人莫執著於無、莫執著於有、亦不可跌入玄學研究。簡而言之,玄之又玄是諭知民眾,無論於任何處境,均能順其自然、凡事莫強求、凡事莫極端,心常清靜而無為,久之必致其丹。」唐太宗聞成玄英所言大喜,對於順其自然、清靜無為之說甚為激賞,遂將成玄英的思想納入施政方針之ㄧ。


 


    成玄英在宮中時期,適逢佛教高僧「玄奘大師」自印度取經回中國,玄奘大師亦被唐太宗延攬入宮主持佛典翻譯工作。此時的大唐皇宮格外的輝煌,佛道兩家頂尖的大師齊聚於大內編修聖典,實乃美事也。無奈的是,佛道兩家並不和睦,兩個工作團隊對於彼此是頗不以為然的,不時發生大大小小的辯論,看來兩個團隊的領導人正面展開辯論勢難避免!


 


    終於,成玄英和玄奘大師正面展開辯論了,成玄英的主要論述在於:「玄奘大師自印度帶回中國很多艱澀的佛經,這麼多艱澀的佛經將把佛教引導向複雜的佛學研究,佛教徒於文字中鑽研的結果,將更遠離清淨的本性,離證道將更為遙遠啊!」


 


    玄奘大師主要論述在於:「時下佛道兩教的典籍都不完整,參閱那些不完整的典籍,不能引導眾生有正確知見,佛典雖然複雜,但是經過有系統的教育學習,必能讓佛子擁有正確知見,如此才是解脫的保證。而道門典籍尤其鬆散,又多符籙法術、鬼神仙丹等末流邪法,故道門學子難有正確知見,既無正確知見,欲得證道實乃空談也!」


 


這次的大辯論,成玄英是輸家,因為皇宮中多數大臣是比較認同玄奘大師的,因此成玄英往後在皇宮中的發展受到壓縮,最終甚至被貶出皇宮。然而大臣多數的意見並不代表真理,在唐朝那個時代,朝廷大臣幾乎都是通過大小科考的飽學之士,因此英雄惜英雄,對於正在進行複雜佛典演繹的玄奘大師,自然會認為「玄奘大師的學問優於成玄英」。大臣們以學問論英雄,就認定推廣簡明解脫心法的成玄英學問不如玄奘,那些大臣的思維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因此書讀得愈多就愈受到敬重。大辯論之後玄奘大師被皇帝及群臣高度認同,他的聲望及地位達到了頂峰,當時大唐沒有任何一位宗教大師比得上玄奘的地位。


 


其實,不只是道家心法被排斥,佛門中主張不立文字、見性成佛的禪宗,起初的發展也很困難,也被重視有系統佛學教育的佛學家斥責為魔教,本文之前即多次提及達摩祖師、慧可大師的處境十分艱辛。到了禪宗三祖僧璨大師,光景有比較好,直到四祖道信大師時期,禪宗才逐漸普及,而四祖道信大師正好與成玄英、玄奘大師同一時代,只是道信大師與玄奘大師雖同屬佛門,但彼此觀點有明顯落差,而道信大師與成玄英雖屬不同宗教,但解脫的觀點卻相當接近。


 


三祖僧璨大師於隋朝時期,曾親自前往羅浮山拜訪蘇玄朗,此節於正史上恐難找出蛛絲馬跡,但這次的會晤在天界有完整的紀錄。僧璨與蘇玄朗為中國當代兩位正宗的開悟證道解脫者,可凡夫俗眼不識得兩位,但僧璨與蘇玄朗彼此相知,幾千公里外就能以法眼看見對方頂門放光直衝九霄。地球上哪位修行人已證達解脫,法眼一瞧瞬間立判,哪裡用得著比拼學問,哪裡須要口舌辯論。


 


僧璨與蘇玄朗論及天下大勢,僧璨認為,時下佛門依然排斥達摩祖師見性成佛之解脫心法,故達摩心法要廣為發展,尚需一段時日。反倒是蘇玄朗的內丹解脫心法發展得不錯,蘇玄朗眾弟子於長江以南四處行俠仗義、打擊靈界惡勢力、廣傳解脫心法,對百姓極有貢獻,儼然成為百姓希望之所繫。


 


僧璨與蘇玄朗亦知,地藏王菩薩已委託梅花籌組一千五百年後的天界團隊,而十六高道已列入兩千年天界團隊的核心陣容,蘇玄朗表示,他將生生世世守護著十六個愛徒,直到他們圓滿完成任務。僧璨亦允諾,禪宗一脈亦將生生世世守住正宗解脫心法,為天界團隊預備合適的人才,並參與守護天界團隊,排除天界團隊一切障礙,並協助他們完成任務。於是佛道兩脈的祖師爺於嶺南羅浮山定下了永世之約,共同為地球守住最後的純正解脫心法,共同抵抗魔界對大地眾生之侵擾。


 


梅花之前於宇宙諸星球參學修悟超過百世,深諳宇宙終極天道至理,故地藏王菩薩稱梅花為「天道百世」,梅花後依地藏王菩薩之意,以天道百世名號承擔兩千年天界團隊之任務。


 


天道百世依原定計畫,開始著手收服總道長、青藏大鬼王、萬年魚精三位魔頭。天道百世首先前往東南海域拜會萬年魚精,天道百世與萬年魚精相約於東海某小島相見,相見之日為唐朝初年某日,萬年魚精係雌性魚修煉成精,故喜愛化身為仙女或仙子,當日萬年魚精化身為玉皇大帝金鑾殿公主之身形,又率領左右隨從八人飄然現跡小島之上。天道百世經過仔細推算,決定以紫金色古佛身現跡相迎萬年魚精。


 


萬年魚精以金鑾殿公主身形現跡時,其風情豈止萬種,其美麗動人堪稱精靈國第一,萬年魚精以法力創作一處詩情畫意的亭臺閣樓,復於閣樓內彈琴唱歌,其琴韻優美與天樂無異,其歌聲動人與天籟相若,萬年魚精藉著其美貌、又復藉其琴韻、又復藉其歌聲,放射極詭異的幻魔攝心大法,凡間修行者只當見到金鑾殿尊貴的仙女顯化,哪有能力分辨魔與佛?


 


天道百世以紫金色古佛身端坐於菩提樹下現跡小島,萬年魚精見天道百世現身,便開口向天道百世問好,才一開口,幻魔攝心大法便自四維上下向天道百世電射襲至,天道百世輕描淡寫的回應一句,妳好,此兩字內含無上禪定力,聲音才出瞬間即破解萬年魚精幻魔攝心大法。


 


    萬年魚精見天道百世功力不俗,嫣然一笑便開始悉心彈唱,萬年魚精將其萬年道行咸加持於優美聲樂中,其聲樂剛柔並濟,柔可鑽心,瞬間令人心馳蕩漾、不辨東西;剛可震碎大地,瞬間將數里地面化為瓦礫。那毀滅性的聲樂如浪潮般一波又一波的襲向天道百世,其威力驚天動地。


 


    天道百世此時收攝其念,萬念俱泯,還歸無相實相,以其無相故,萬年魚精強大的毀滅聲樂接觸天道百世身體如過天際,絲毫碰觸不到天道百世,縱然毀滅性聲樂一波波不間斷的襲向天道百世,對天道百世依然毫髮無傷,天道百世仍清安端坐於菩提樹下。


 


    萬年魚精哪肯示弱,一聲令下左右侍衛八人立即從四面八方與自己同時出招攻向天道百世,此八人皆為太平洋海底修行功力數千年之水族精靈,或魚、或龜、或蛇,任何一位都是法力高超,如今萬年魚精加上八人聯手出擊,其實力之強實在難以估計。


 


    天道百世手指朝虛空一點,點出滿空光影蓮花,光影蓮花閃閃發光真是好看,光影蓮花嚴密圍繞著天道百世,光影蓮花看似柔弱,實則挾雷霆萬鈞之勢,萬年魚精等九人發出的強大能量攻擊波碰上光影蓮花就紛紛失其威力,而那光影蓮花有無限再生能力,萬一被擊破隨即又再重生,故萬年魚精等九人老是打不破天道百世的光影蓮花護身大陣。


 


    經過一段時間的僵持,萬年魚精自知法力鬥不過人家,再鬥下去也沒有意義,便收兵停戰與天道百世開始進行對話。萬年魚精曰:「你們這些道貌岸然的偽君子,可曾看見人類的殘暴與貪婪,他們任意捕捉宰殺海洋生物豈止為了養生糊口,尚為了追求美味、或為了取得皮件,海洋水族之悲苦本仙子於心不忍,故常率眾懲罰那些殘暴又貪婪的人類,你們這些號稱開悟證道者或號稱十二高道,不明就理,反倒把本仙子視為魔頭,處處打擊本仙子,如今既然你找上門,你倒是給本仙子說個道理出來。」


 


天道百世對曰:「仙子莫生氣,今天前來東海拜訪仙子,不是前來踢館挑釁,乃係仙子以水族之身能修煉到如此高超境界,著實令在下欽敬,只可惜仙子未能成佛,故法力尚未全開,故在下特來建議仙子修持心法,助仙子能證悟成佛。」


 


    萬年魚精聞天道百世所言,不免覺得難以置信,萬年魚精心想:「這幾十年來,本仙子經常攻擊沿海百性,故與蘇玄朗師徒交手多次,雙方早已勢成水火,且被蘇玄朗一脈視為魔頭,加上天界最高級靈慈航大士亦經常為了百姓前來討伐本仙子,怎如今天界來的天道百世竟然要指導本仙子成佛之道?不知他安的是什麼心,宜先拒絕,再看看情形。」


 


    萬年魚精又曰:「天界將我歸類為魔頭,本仙子對天界也沒有好印象,我在海底精靈王國自由自在,因為法力高超,故地府早已管不到我,愛活多久全係自己決定,也沒有什麼勢力能夠消滅我國,故對目前光景十分滿意,對成佛並無興趣,汝且回吧!」


 


    天道百世對曰:「仙子法力無邊,於超能力的運用已達隨心自在之境界,故斷無任何勢力可以左右仙子去來。然仙子仍躁火甚大,心懷怨懟,時而仍落入煩惱苦海,若能去其躁火,自可成佛。」


 


    萬年魚精被天道百世一點命中其要害,又見天道百世甚為誠意,故對天道百世稍有好感,遂暫收斂其不悅之心,復對曰:「是啊,本仙子雖超能力收放自如,萬象均隨意念而生,但心意難免有煩惱,原來是躁火太大,試問,應如何斷除躁火?」


 


    天道百世對曰:「宇宙萬象元是一空,無是也無非,無有亦無無,若不能體解此節,不願致力空乏其心,則心必有所住,若心有所住,則是非生焉,則論斷生焉,如是心意浮動,是謂躁火。躁火既起,煩惱由之生焉,除躁火之藥方,必須空乏其心,空之又空,空之再空,忘絕一切境界,忘絕一切分別論斷成見,如是自性清涼法喜將如泉源湧現,躁火自除。」


 


    萬年魚精心想,自己確實老是看人看事不順眼,弄得自己心煩意亂,天道百世所言確實屬實,但不免仍有疑惑,又曰:「本仙子亦明白是理,但人類屠殺水族,水族痛苦哀嚎之聲,常令本仙子不忍,故必欲前往興災懲處元兇,難道斷除一切是非論斷,就連大悲心也得了斷嗎?」


 


    天道百世對曰:「諸法因緣生滅,凡事因緣俱足必然現形,若細查其前因後果,必可了知水族被屠殺之原因。大悲心不是一種分別心,大悲心乃生靈之本性也,故大悲心無須斷除,反而應發揚光大,然大悲心之運作若無智慧為導,則將干預因果法則,於眾生、於自身皆無益也。所謂智慧,即明白一切因緣果報,明白因緣果報後,尚須以禪定力暫抑大悲心,方不至因悲憫眾生遂破壞因果法則,因緣消散之後眾生諸苦自除,吾等實在不必過慮。故吾等有意拯救蒼生,應同時教化眾生慎勿造惡,以造惡故,因緣成熟時,諸苦必然纏身,則非吾等可救也。」


 


    萬年魚精原本即有萬年道行,修行功夫極高深,已通達自性超能力之運用,只是若干竅門未通,故跌入苦空執著,待因緣成熟時,只須稍加點化,必可證道。而如今正是因緣成熟時,萬年魚精聞天道百世所言,豁然開朗,了知宇宙萬象元是一空,洞見眾生一切顛倒夢想,亦洞見自己萬年來的苦空執著,萬年魚精證悟成佛了,以水族魚身未歷人身即可證悟成佛,實乃稀世奇寶也。


 


    萬年魚精心懷感恩,於菩提樹下頂禮化為古佛身之天道百世。天道百世曰:「不敢當,仙子快快請起。今日來相見,除了傳妳成佛心法,亦是邀請妳參加兩千年天界團隊,共同普度天下蒼生,然為普度蒼生,妳我勢必再入紅塵得人身,一入紅塵便有迷失的風險,不知仙子意下如何?」


 


    萬年魚精曰:「弟子萬年來以捍衛水族眾生為志,今日蒙師父點化,將改以捍衛天下蒼生為志,誠願隨師父下凡降生人間,弟子亦將邀請海底精靈王國水族大將一同下凡人間參與兩千年解脫福音之戰。但請師父一路守護點化,莫令弟子迷失於紅塵。」


 


    天道百世曰:「感謝仙子慨然相助,吾等下凡降生於凡人軀殼,必感染凡夫五欲根性,然天界已安排最高級守護靈長伴我們左右,高級靈必全力幫助吾等開悟證道,只要吾等能戰勝軀殼五欲牽扯,必能開悟證道。吾亦承諾仙子,既然邀請仙子下凡,萬一仙子未能開悟證道,吾將再下凡為人,必將汝度回天界。」


 


    言罷,天道百世與萬年魚精作禮而去,時值唐朝初年,萬年魚精證悟成佛、東南海域重歸天界、兩千年天界團隊延攬一群水族絕頂高手加入,可謂喜事連連。往後一千五百年天界團隊全體人員將多次下凡降生,長期與眾生接觸,建構眾生得度的機緣,而兩千年福音之戰的起點就是大唐王朝。(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常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