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5 佛學講座.jpg

 1437728466-3633110313.gif 三皈依五戒四弘誓願│20200315 天界之舟 天雲老師 佛學講座(實用生活禪) 修行如練葉問詠春拳 千金難買早知道 用聽的讀書會 五星級飯店的演講 十四科頌

 

 

箭頭符號:29.gif   請點以下影片觀看

 

 

|本集精華|

 

不識圓通妙理 何時得會真常 
很多眾生,乃至於修行者不認識自己圓滿的佛性,禪宗從根本的佛性來著手,識得圓通妙理,是擺脫無常的關鍵秘訣。生命短暫有限,我們可運用的時間每天都在倒數計時,故不要再怨嘆千金難買早知道,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和處理方法我們要學習,可是我們還要再推薦大家多念佛入念佛三昧、多禱告入禱告三昧,三昧是高深的禪定,藉由深度修練,才會緣起大法力。 
 
以葉問詠春拳為例,假設每天練拳1小時,與每天練習2小時相比較,3年就相差1095小時,每天多練習1小時,也許幾年後日積月累下,同門積極實修的道友,進步的幅度可能就會讓我們望塵莫及,再也追不上了。熟能生巧的道理很簡單,佛性一定要經常拿來運用開發,假定我們佛性開發得很好,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和處理方法也學得很好,對我們的人生是如虎添翼。故何必一再地只是執著做事情的方法和技術的演練,在人生的時光中荒廢開發佛性呢?我們在修行門第看的不是紅塵的成就,而是重視貨真價實的佛性開發的狀況。其實要開發自己的佛性也十分容易,一句佛號堅持念,一個禱告念到底,除了專注的禱告外也需要長時間、持之以恆的投入。 
 
自疾不能治療 卻教他人藥方 
我們有時候容易在不知不覺中,照不見自己很多毛病,卻喜歡指點別人,教別人該怎麼做。孟子曾說,人之患,在好為人師。我們可採用佛門弟子的基本守則「三皈依、四弘誓、五大戒」作為指標,時常檢討自已有沒有做到,而不要忙著指點別人。 
 
以三皈依檢討自己 
禮敬,對佛陀、佛法、傳道人,是否很尊敬呢? 
投歸,有把很多的時間投入在佛法的修為嗎? 
依靠,不是只依靠錢財人脈,有依靠自己的佛性嗎? 
 
以四弘誓檢討自己 
眾生無邊誓願度,願意度化一切眾生 
煩惱無盡誓願斷,願意斷除各種雜念 
法門無量誓願學,願意包容天下萬法 
佛道無上誓願成,願意證得阿羅漢道 
 
以五大戒檢討自己 
殺,不要故意殺生 
盜,不可偷盜 
婬,兩性關係不能本於欺騙或玩弄 
妄,不要用假話來誣陷、誤導別人 
酒,不酗酒,喝酒有所節制

 

 

|本集內容|

【色空不二】:「不識圓通妙理,何時得會真常,自疾不能治療,卻教他人藥方。」

 

「不識圓通妙理」

圓通:圓滿、通天。

妙:通常佛門把真正的佛性智慧加一個字,叫做妙智慧,加「妙」就代表來自於佛性。

不識圓通妙理:很多眾生乃至於修行者,根本不認識自己圓滿的佛性。

 

「何時得會真常」

真常:人間都是無常,可是人生並不都是這樣子的,其實是有真常的,不是只有無常。

 

基本上我們說變遷不定,就是佛法的道理和真理,假定真的識得圓通妙理,就能夠擺脫無常,所以這個地方是這樣子的,到底我們的人生應當怎麼樣擺脫無常,是從無常下手一直去處理事情,還是從「認識圓通妙理」開始。

在禪門來看,無常的人生,生老病死苦、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很多毛病,人生很多毛病,如果從這個地方下手也是一個方法,也不是不對,就是遇到事情,解決事情;遇到麻煩,解決麻煩;建構龐大的人脈、錢脈、資源體系,防止事情崩潰,這也都是方法。

可是禪宗、佛門推薦另外一個辦法,除了遇到事情解決事情之外,從根本來著手,就是「識得圓通妙理」,是破無常的關鍵秘訣,尤其人生走越久,越發現很多的無常,根本沒有辦法掌控,不是說禪宗反對學習一大堆處理事情的方法,我們一點都不反對,可是你會發現很多事情的發生,就是在不該發生的時候發生,很多事情是在你完全無法預期的情況之下發生。

我們不是反對大家學習解決事情的方法,解決事情本來就必要,可是很多人「想當年」、「早知道」、「How Know」,早知道我就投資這個股票,可是進出股市二八法則,八個人賠錢、兩個人賺錢,兩個人把八個人的錢都賺走,這就是股市的二八法則,早知道不投資這個不就好了?

 

絕對沒有辦法早知道的,去年年底的時候很多公司都在做2020年的財測,很多的財測都很樂觀,天曉得、真的是想當年、早知道,來了一個新冠狀肺炎,好多公司修改財測,現在還沒結束,本來是中國很嚴重,現在開始歐洲、美洲開始,什麼時候才要結束,誰曉得啊?當時這麼多財經專家所作的,現在通通都得重來,所以說我們不是反對處理事情的學習,可是就看這個新冠狀肺炎,當時買股票的現在很多都悔恨連連,「千金難買早知道」這種東西很多。

假定專業知識的學習是ok的,就能夠處理人生所有的無常,那麼悉達多太子絕對不會逃離皇宮去尋找另外解決宇宙人生問題的方法,他在皇宮是皇太子,他即將要接班擔任國王,可是文武百官、一大堆的星象家、醫學家、經濟學家也好,在皇宮裡依然解決不了國內很多的問題,所以他認為專業知識一定不夠,他要去尋找更徹底的解藥,所以才會造就悉達多在菩提樹下證道成佛,專業知識我們都很肯定,可是再請你加上一個要認識你的佛性、認識你的自心本性,而且要把祂用得非常地巧妙。

 

我們鼓勵大家多禱告,其實幾年來一直在鼓吹大家要入念佛三昧、禱告三昧,三昧就是高深的禪定,才會緣起大法力,講多了大家覺得好像很無聊,我們來看看詠春拳,「詠春拳正式招生,燃燒你潛在心中的鬥魂,上課時間每週四19:30-21:30,每週四上課兩個小時。」學詠春拳假設你非常地認真,某甲他投入門下以後,每天練拳2個小時,每年練拳730個小時,三年下來練拳2190小時;某乙每天只練1個小時,每年練365個小時,三年練1095小時,正好是某甲的一半而已。

 

一天少一個小時,三年很快就過去了,你已經落後你的同伴1095個小時,功力落後人家那麼多,假定兩個人資質都一樣、天份都一樣,大家其實資質天份都差不多的,有時候真的要有一個平等的心,不要看不起別人以為他很笨,所以他需要練拳2個小時,不要以為他很笨,搞不好你比他還笨,只是因為你笨到你不知道自己很笨,因為你太笨了,不知道自己比別人笨,以為你比別人聰明,所以你就認為你不需要努力,你看別人努力就覺得很好笑,每天在那邊禱告,笑死人了,每天在那邊念佛,好好笑喔!不要笑別人,也許你更可笑。

 

國際麥肯錫機構,它做過人力資源調查,百分之八十的老百姓資質都差不多的,麥肯錫是一個國際很有權威人力資源管理公司,它做這個結果以後,就是告訴公司的老闆還有主管,不要嫌棄你的部屬、不要一直想要換人,你換的人跟你幹掉的人,觀察久了以後你就知道其實差不多的,真正的頂尖的人才在國際麥肯錫機構來看,只有20%可能比別人傑出,也就是說百分之八十的機會遇到的大概資質都一樣,不只是修行團體在看,國際企管權威也是這麼看。

 

兩個明明資質一樣,你以為自己比別人強所以就比較懶,而且看人家在努力笑別人,三年累積下來,甲比乙多練拳1095個小時,比較功力甲是乙的兩倍,因為這是因果法則,千萬不要怠惰,以後會追不上、會望塵莫及,看到師兄的詠春拳怎麼那麼厲害,這個時候想追就追不上,請問葉問大師要用哪一個人?要重用哪一個?這還用講一定是重用甲,這就是「識得真常」、「識得圓通妙理」,佛性一定要拿來開發、要運用,三年過去,一天只多人家一個小時,三年你都可以當你朋友的師父。

 

可是現在很多的眾生愚昧到什麼程度,他不知道他的水平已經比師兄弟姊妹落後很多,還是在用他的傲氣,經營他人生的態度,甚至葉問大師比較重用某甲,因為某甲比某乙三年來多了1095小時的練拳,所以他一定更熟練,甚至於熟都生到巧妙,你不知道而已,所以這個時候葉問大師絕對是用某甲出來承擔大事,實際上這個道理是很簡單的,相信每一個人都懂,可是很多人懂很多人還是不服氣,看到葉問比較重用甲就開始說閒話,用別的方法硬逼著葉問不能重用甲,上台打一架你就知道了,在人生的舞台上面,從最高層天來看哪一個人的法力比較高,高下立見,從高空來看法力比較高的光比較長,一看就知道,有的甚至於達到十二層天,那個人的光一看矮矮短短的,一看就知道,所以為什麼不要做壞事,因為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從蒼天的眼光來看,那個光一看就是長短差很多,尤其剛剛甲和乙一比就是差一半。

 

假定這個人其實不是壞人,只是因為他確實在工商企業、在科技的領域很投入,他是從做事的方法來學習,這個也很好,那你會在那個方面會有成果,在工商企業、在科技領域、乃至於文化學術、甚至於軍事、政治領域很投入,因為你的投入一定會有你的成績,但是我們在修行門第所看的卻不是紅塵的成就,而是看你貨真價實的佛性開發的狀況。

 

假定我們佛性開發得很好已經是像某甲那樣子,到詠春拳的高手境界,加上做人做事的道理也學得很好,不是更好嗎?這叫做如虎添翼,何必一再地只是執著做事情的方法和技術的演練,禪門一向都不反對,可是為什麼要荒廢佛性的開發,這不是很可惜嗎?這個其實很簡單,佛性的開發嚴格說起來比開發其他專業領域,其實比較簡單,一句佛號給它念到底、一個禱告把它念到底,要發揮佛性圓滿的力量是有一些秘訣的,除了專注的禱告之外,真的跟練詠春拳一樣,一定要一定時間的投入。

 

假定現在認真地禱告一個小時,建議大家這一個小時最好很專注地去禱告,不要拿一個碼表來,禱告了五分鐘,停了,因為正好有事就去忙,回來再坐下來又禱告了七分鐘,又有事再去忙,依此類推,一天累積起來有一百多分鐘,這一百多分鐘對你沒有價值,因為一直斷、一直斷、一直斷,沒有辦法體會連續念佛禱告兩個小時的感受,永遠摸不著那種感受,沒有辦法緣起那個法力。

 

當然因為現在工商業大家很忙,我們講的是一個理想,總之就是大家自己在各行各業、在家庭生活中,一定很清楚,哪一些時間實在是浪費了,可能那些時間真的用在休閒娛樂、甚至於打盹、在床上賴床,搞不好就這樣子混過去了,「這個圓通妙理」一定要非常地厲害,再加上專業素養,不就是如虎添翼了嗎?

 

「自疾不能治療」也就是自己都很多毛病自己都照不見,卻很喜歡指點別人,

其實古代孔子就告誡儒家的門生,「人之過患,在於好為人師」,假定現在還有這個毛病,很不喜歡聽人家講,一直想要去教別人怎麼做,如果一直都是這樣子的話,自己算算365天有幾天是很謙虛的?這個在孔子來講「人之過患,在於好為人師」,這是「患」,是「病」,也就是說自己有病,你不知道還一直在指點別人。

 

「佛門的三四五」來跟大家談一談三皈五戒,佛門各大道場每年都在想要多度一些人,佛門弟子的最入門,天界之舟叫做印心授記,他們叫做三皈五戒,這是很基本的,我個人是在法鼓山授的三皈五戒,佛光山這麼巨大的團體每年都在普度。

 

一個佛門弟子最最最基本的三皈五戒,有的時候還沒有做好還是先不要急著去指導別人,先不談你的開悟狀況,我們就談三皈五戒最基本的開端,三皈依或叫做三歸依,三皈依係成為佛門教徒所必經的儀式最基本的,這是開端,三皈依即禮敬、投歸、依靠佛法僧三寶,要很禮敬、投歸、依靠佛法僧三寶,才能夠做佛門弟子。

 

用三歸依來看一看,兩、三千年的佛門,你有沒有做到禮敬,對佛陀、對佛法、對於傳道人,很禮敬嗎?第二個投歸,你把很多的時間投入在佛法上面嗎?你有改變心態,不是只依靠勢力和錢財人脈,你有回過頭來依靠佛法僧嗎?你有沒有蛻變?用三皈依來檢討一下自己,對佛法僧很禮貌嗎?還是覺得禮敬佛法僧很肉麻,如果有這種想法那你還不是最基本的佛門弟子,你有花很多的精力在佛法僧上面嗎?有把依靠勢力錢財和你那些有為法的習慣改變過來依靠佛法嗎?恐怕連最基本的佛門弟子的三皈依都還沒有做到,我們講寶鏡三昧常常提醒我們要反求諸己,你有改變你的人生習慣嗎?不再依靠有為法而依靠佛法,恐怕很多人都還不知道這些事。

 

歸依之後就請求救護,以永脫一切苦,就是請求佛法僧來保護自己,也就是說人生觀你必須改變,這是就是剛剛所說的我們要定位在佛性上,不是只依靠專業知識,你要改變想法,要對佛法僧生起恭敬心,並且要投入,要把你依靠的對象從有為法、從名利法、世間法,回到佛法上面,這才是佛弟子。

 

你想修為成長,一定要有尊敬別人的心,不要一直心高氣傲,哪怕他對方只是一個校長他也不是得道高人,可是你就要尊敬別人的心,人家都認為我是乖乖牌,我覺得沒什麼不好。一定要種下乖乖的因緣,才能夠得著乖乖的結果,否則你遇到的人可能都是不乖,不可能你不乖,你要種下得著乖的果,不可能,哪裡有葡萄樹上可以摘下蘋果來的。

 

還有五戒,五戒為佛門在家男女居士,這是很低的標準,這是男女居士所受持的五種制戒,居士這還不是比丘尼、比丘僧,比丘、比丘尼規矩更多,我們大家都是在家男女居士,看看人家講什麼,殺、盜、婬、妄、酒,不可以殺生、不可以偷盜、不可以邪婬、不可以妄語、不可以飲酒,這是一個佛門弟子最基本的五條,我們用這五條再次地回來看看自己。

 

殺生現在是比較難做到,各佛門都有慈悲心,為什麼有時候很難做到?哪怕種田、掃地、洗菜都難免會殺生,所以基本上佛門有放寬,就是講不要故意殺生或是惡意殺生,有時候是不得已的,為了謀生、為了安全,因為有些東西很毒,你不幹掉牠,牠會幹掉你,假設你到野外去露營來了一群狼,你要殉道還是要搏鬥?殉道沒有用,狼把你吃掉了,牠也沒有開悟,所以這個不殺生是講說不要惡意殺生,甚至盡量大家不要親自殺,就去買有三淨肉,到餐廳吃飯不要去買那個活的來請他殺,那跟你自己殺的差不多。

 

我們盡量不要故意殺生,可是現在都有放寬,因為這是個慈悲的考驗,確實有很多的眾生在輪迴當中他有殺業,你殺他是了他的業,這也是正確的,可是我們不要惡意地去殺,因為你有謀生的需要、你有安全的需要,當然有很多人很慈悲,我寧可被殺,無是無非。

 

不偷盜,其實我們很多人都犯了偷盜罪,貪小便宜就是偷盜罪,我在法鼓山聆聽師父們的教育,貪別人的小便宜都是偷盜的廣義的解釋,不只是錢財,你覬覦別人的老婆、覬覦別人的老公,把他弄到離婚變成自己的,這個就偷盜,還有覬覦別人的職務,暗中搞鬥爭把他搞掉,這是偷盜。

 

有時候我們不要忙著去檢討別人,我們已經犯了佛門最基本的不應該做的事,你有沒有占人家的便宜?你有沒有想要覬覦別人的錢財和職務?你有沒有覬覦別人的另一半?做這事情已經冒犯佛國,要趕快懺悔。

 

不邪婬,其實兩性關係是很好,可是你在經營兩性的過程當中,不能有邪,邪是什麼東西,譬如說欺騙,你明明身上有病不跟別人講,因為一講人家就不跟你交往了,而這個病,不管是傳染性疾病、基因遺傳的疾病、神經病還有虐待狂,自己知道還隱瞞跟人家交往,這叫做邪淫,乃至於上了床脫了鞋和襪,這個兩性關係佛門不反對,可是不能本於欺騙,有傳染病不講、有基因遺傳的病 不講、有神經病也不講,讓人家誤打誤撞跟你上了床脫了鞋和襪,要不然就是利用兩性的生活來謀取其他黨政商的利益,不是好的出發點,就為了跟他有了以後可以拿到這個什麼高職務,這個就是屬於佛門定義的邪婬。

 

不妄語,妄語最簡單的講法就是故意說謊話,明知道事情是A硬要講B,假定明明知道是A硬講B,如果說只是有時候個人有私生活不想讓人家知道,這也就算了,明明是A硬講成B,而且講的B目的是在害人,五戒搞不好全部都犯,是正面地冒犯佛國,要一生平順大難特難,佛門的最基本的就是不打妄語,如果說你為了保護自己的私生活那也就算了,可是你怎麼可以用假話來構陷別人、來誤導別人。

 

也許我們在生活中也都不自覺犯了這些事情,志公大師提醒我們自己的病都還沒有治好,就忙著去指責別人,更要提醒大家有的人會被陰間大審判,同一個罪審判十次、百次、千次,是哪一種罪會被審判一千次?一千次輪迴還在被審判那個罪,讓你痛不欲生一千次,什麼罪?你亂寫文章、到處去傳揚,以後你無法刪除,不要貪圖網路的便利在上面謾造文章,甚至別說網路自己亂寫文章,等你往生以後那個文章已經傳到,搞不好海外都有了,沒有辦法刪除,而這個東西你知道是假的,你沒有辦法刪除,不管輪迴一千次、一萬次,除非來了一個秦始皇焚書坑儒,把所有的文字稿全部都燒掉,否則你的文章已經流傳全天下,志公大師是很厲害的一個高僧,他勸我們不要謾造文章,害人是千古地害人,如果當面罵人也就算了,假定你貪圖網路的便利讓它廣傳,你會被審判一千次,因為審判999次之後,又有一個人看了你的文章,不知道傳到百年後、千年後還有人看到,因為你沒有辦法刪掉,錯就這樣子下去,除非地球毀滅,謾造文章的罪非常地嚴重,所以在說話、做事、傳述的時候,尤其現在網路這麼發達,網路傳遞是電光火石的,以為很快、很有效,因為你受審判很有效,一千次、一千八百次,你會悔恨到永遠不敢當人,會永遠在畜生道,因為你無法刪除,那時候就希望地球有個核子大戰,所有的資料全部燒掉,求寬恕、求太平而永無太平,因為你的文章流傳在天下人間,無法處理它,你希求平靜、希求懺悔和原諒,你卻永遠得不到,因為你無法刪除。

 

不飲酒,佛門最基本的第五大戒,現在也有放寬,因為至少很多用藥都要用酒,所以佛門放寬叫做不酗酒,喝酒要有節制,不是佛門小氣巴拉的,而是你多喝兩杯開始頭暈,酒測也不會過,現在不只是佛門很嚴格,酒測也很嚴格,過不了關的,而且國家都宣導「開車不飲酒,飲酒不開車」,國家是這麼規定,佛門也是這麼規定,如果你還一直在想用酒這個文化來交朋友,常常喝得爛醉如泥、喝到不辨東西,你是在跟佛國say拜拜、跟你的佛性say拜拜,你一面狂飲一面跟佛性揮別,因為喝到幾杯以後腦神經會產生麻木,會覺得什麼不辨東西,連佛性都不知道到哪裡去了,很危險,常常喝醉或是常常喝到茫茫然的人,很容易跌入紅塵跟佛性斷了訊號。

 

佛門還有個四弘誓願,一切菩薩於因位時,所應發起的四種廣大之願,故又稱為總願,你要成佛、證菩薩道就應該發起四種願,這是證阿羅漢、證道的最基本的本願,叫做總願,佛門講願這個字講的就是四弘誓願,四弘願的內容與解釋散見於諸經論,然各經所舉頗有出入,以下採用六祖壇經之說。

 

第一個願「眾生無邊誓願度」,謂菩薩誓願救度一切的眾生,不是度兩個眾生、不是度三個或3.5個,是眾生無邊誓願度,六祖壇經就有定義一個佛門弟子最基本的,如果這個人沒有度眾的心根本不叫做佛門弟子,佛門弟子怎麼會沒有度人的心,那可見得你沒有在菩薩道,你在紅塵輪迴道。

 

「煩惱無盡誓願斷」謂菩薩誓願斷除一切的煩惱,整天任憑自己的思想雜念飄飄蕩蕩,一點也不想收拾掉,請你多禱告勤念佛好像是害了你一樣,根本沒有菩薩道的味道,如果你想證阿羅漢就要把四弘誓當一回事,假設心很亂也不去處理,任憑它每天飄飄蕩蕩、胡思亂想、東想西想,也不想靜下來,這個人根本沒有在菩薩道,他在輪迴道,請大家多禱告勤念佛好像我們在殺人放火一樣,一個基本的想證阿羅漢以上,就得斷除你那無邊無盡的雜念,你有責任、有義務、有本分應該去了斷它,那就叫做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謂菩薩誓願學知一切的佛法,佛法不等於只有佛門經典那幾本,佛法是一切所有法,第三個在培養我們的無量心,應該對一切的經典也好、對人間職場上的、家庭裡頭的事情,都要把它做好,一個真正的大修行者,在他人生旅程中沒有擺爛這兩個字,這叫做誓願學,如果發現這個人的專長就是擺爛,那就知道他不是菩薩道,他是輪迴道,一個大修行者絕對勇於承擔,不管是國事、家事、天下事、道場的事,他沒有一件事情迴避,一個大修行者人生中沒有擺爛這兩個字,除非身體真的欠安、真的沒有時間,這個當然無話可說,但是我們講的不要擺爛,不是指要做天界之舟的事,是你的家事、國事,也許是當政治人物的,要把它做好,尤其辦公室的事不要偷雞摸魚。

 

「佛道無上誓願成」天界之舟鼓勵大家一定要證阿羅漢以上,這不是在找麻煩,佛門最基本的證阿羅漢四大誓,有一個就是一定要成佛,不是說一定要成佛,它說我誓願,誓願是更強烈跟蒼天承諾,過去有跟大家講過,千萬不要亂發誓願,不要亂說「請蒼天鑒察」,亂發誓、亂講還請蒼天鑒察,剛剛看佛門的五大基本戒就是不妄語,不要亂講謊話,你最後的結果是蒼天都對你關門了,所以各位要非常清楚對自己的誓願要很當一回事。

 

四弘誓是一個菩薩道最基本的四大項目,檢討別人之前先回頭看看自己,有的時候我們常常忙著檢討別人,卻忘了看看自己離佛門的三皈依、四弘誓、五戒,最基本的有幾個項目沒做到?真的想走在菩薩道永斷輪迴之苦,這四弘誓願基本本願。

 

一切菩薩於因位,因位就還沒有結果,還沒有證道所以叫因位,所應發起的四種廣大之願,故又稱為總願,先照照鏡子看看自己有沒有四弘誓願的味道?再照照鏡子捫心自問殺、盜、婬、妄、酒,你有沒有冒犯最高層天?三皈依就是禮敬、投歸、依靠佛法僧三寶,你有對三寶很禮貌嗎?有投歸、有投入在修行嗎?還是一直說我很忙,還在依靠錢財、依靠勢力、依靠知識經驗嗎?還是已經懂得依靠佛法,佛門的三四五一樣可以照見你自己的問題,假定在佛門的三四五都做得很好,就差不多了,萬一你現在已經冒犯佛門的三四五,那麼你趕快修正你自己。

 

「不識圓通妙理,何時得會真常,自疾不能治療,卻教他人藥方。」

我們不要講別的,龐大的經教什麼開不開悟,有人也不以為然,那就從最基本的佛門弟子的三皈依、四弘誓和五大戒,先看看自己,有沒有治好你的毛病,還沒有治好卻在那邊指手畫腳教他人藥方,你浪費太多時光歲月,佛堂你犯戒那是要受處分,甚至於逐出師門的,殺、盜、婬、妄、酒,犯了一條犯得太嚴重,山門就為你而開,不是進來是出去。

 

天界之舟一直在營造很輕鬆的修行環境,我們也很少講四弘誓,可是佛門就是這樣,師父或者是受戒師提醒我們的話,從那一天開始就覺得佛門不可冒犯,三皈依、四弘誓、五大戒是一個佛門弟子最基本的人生態度,如果你對於三四五沒有興趣的話,就表示恐怕你真的不是修道人,你也對修行沒有興趣,有的時候自己沒興趣還去障礙別人。

 

當然修道人有的時候要檢討,自己是不是為了修道,而家事、國事、天下事不管了,讓家人看了你就沒有好見證,所以我們一直講生活禪,就是希望大家,不管在辦公室、在家庭、在學校、在軍隊,請你好好表現,不要讓人家覺得,上班都在鬼混、私生活也是鬼混,不要給人有這種感覺,這樣子就是沒有好的見證。

 

可是有的時後還是要回過頭來用比較嚴厲的指標看看自己,奉勸我們要好好地再把正宗佛門的三四五,再嚴密地回過頭來檢查一下自己,這樣子就會不落入「自疾不能治療,卻教他人藥方。」

 

 


 

天界之舟的指導老師天雲老師,研究大乘佛法30餘年,持學嚴謹、演講內容精闢與眾不同,為開創天界之舟的創辦人,
素有「與君一席話,勝讀萬卷書」之美譽,引導無數學子找到真正的、永恆的自己,使其難忘聞法的感動,至今逾有千人印心授記,
擁有廣大讀者及修行弟子,歡迎大家線上訂閱天界之舟的佛學講座,成為生活最佳的心靈補帖

 

【協會帳戶】

戶名:中華天界之舟心靈健康協會

帳號:0725-0615-6786

國泰世華銀行代號:013

 

箭頭符號:01.gif 天界之舟官網 | http://www.heavenfortress.com/​

箭頭符號:01.gif 天界之舟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eavenFortress/about

箭頭符號:01.gif 天界之舟粉絲團 | https://www.facebook.com/heavenfortress/

箭頭符號:01.gif 天界之舟問路家族 https://heavenfortress.com/blo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常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